Tuesday, November 23, 2010

雙岐桿菌(加加寧--微生態)

一、何為“微生態”?
地球上的“人類、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、大海、河流、礦物質、風和雨”等
等,構成了地球上的“自然生態”,相關的物質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、相互依存
的關係。
人體的“胃腸道”是一條起自口腔延續為咽、食管、胃、小腸、大腸、終於
肛門的很長的肌性管道。而人體胃腸道內又棲息著400多種重達1.0~2kg,數量
多達100萬億個的細菌。這些根據細菌對人體健康作用的好壞,可將它們分為
“人體益生菌”(好細菌)和“人體有害菌”(壞細菌)以及條件致病菌(或者機會菌)
三大類。這些細菌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制約卻構成了人體的“微生態”。
二、何為“微生態平衡與失調”?
(一)益生菌的生物屏障(空間占位效應)
正常情況下,益生菌是胃腸道內數目最多的一類細菌,由於自身細胞結構特異
性,其能緊密地粘附在胃腸上皮細胞的表面。由於數量巨大,相當於在胃腸壁內
表層鑲嵌上一層膜(稱為膜菌群)。
從空間上阻隔胃腸上皮細胞與胃腸道內有害菌及其產生的有害因數(致病、致癌性
物質)的接觸,使胃腸上皮細胞和胃腸壁細胞獲得保護,免受侵害。這種細菌性屏
障或隔膜稱為“生物屏障或空間占位效應”。
例:豬大腸(或小腸)的內壁呈現出的大量粘液狀物質保護膜,即為益生菌的生
物屏障。
(二)微生態平衡與失調
1、微生態平衡(“益生菌”數量佔優勢)
☆ 益生菌產生的多種有機酸(乙酸、乳酸、丁酸和細菌素等),對有害菌具有殺
滅作用,而對自身沒有影響,這種作用稱之“化學屏障式化學效應”。
☆ “益生菌”依靠占位效應(生物屏障)、化學效應,加之與胃腸上皮細胞和平相
處,不產生傷害(不會引起人體免疫性反應)以及適合的良性(缺氧)環境有利於它們
大量生長、繁殖(稱生物競爭效應),在胃腸內處於優勢地位。
☆ “有害菌”由於受到有益菌占位效應和產酸效應的影響和排斥,加上人體免疫
☆ 功能的抵抗,以及不良的(缺氧) 環境,因而生長、繁殖受到阻礙,容易被抑制
☆ 和排除,所以處於劣勢。
我們把這種胃腸內有益菌處於優勢地位,能協助人體消除有害菌入侵的狀態稱為
“微生態平衡”(胃腸道健康)。
2、微生態失調(“致病菌”數量佔優勢)
與之相反,當有害菌生長繁殖佔據優勢地位,成為優勢菌群,而有益菌被抑制,
處於劣勢的狀態稱為“微生態失調”(或胃腸道污染)。
3、微生態失調是引發胃腸疾病的根本原因
(三)影響腸道菌群失調(腸道污染或腸道疾病)的因素
1、年齡因素
☆ 嬰幼兒和小兒
因胃腸功能相對脆弱,免疫系統構建不完全,容易受到外界因素侵襲,胃腸道菌
群易於失衡,故易患胃腸道疾病。
☆ 青少年和健康成人
胃腸內“雙歧桿菌”(特別長雙歧、青春型雙歧桿菌)占絕對優勢,含量最高(90%)
,“有害菌”處於絕對劣勢,免疫機構完整,此時很少得病,且精力特別旺盛。
☆ 老年人
隨著年齡的增長,“雙歧桿菌”逐漸減少,“菌膜保護屏障”老化或缺損,有害
菌隨之增多,則疾病開始多起來。
到了60歲以後,胃腸內的“雙歧桿菌”可以減少到1%,到了更高年齡階段(特別
疾病纏身之時),除了有害菌外,幾乎檢不出雙歧桿菌,胃腸於是出現一系列不適
和症狀,如便秘、腹瀉、大便異常等。
因此,對於嬰幼兒和中老年人,特別是患有“胃腸消化系統疾病”的各類人群,
經常服用雙歧桿菌能幫助恢復菌群平衡,提高免疫功能,預防胃腸道疾病發生,
減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發生。
2、食物結構的影響
☆ 素食、粗雜糧、蔬菜水果等“富含纖維素”的食物結構,有利於“雙歧桿菌
”在胃腸道內的生長和繁殖。
☆ 而富含“脂肪、蛋白質”等肉類食品,有利於“腐敗菌”生長、繁殖,會導
致有害菌增生,有益菌減少、產生菌群失調,即胃腸道污染。
3、抗生素的濫用
☆ 抗生素的濫用對“有害菌、有益菌”均產生了強大的殺滅 -à菌群失調 -à免疫
能力低下。
☆ 隨著“有益菌”的減少,將導致菌群失調(健康人的胃腸道環境為益生菌占優
勢),甚至出現“血液、腦部、肝、腎、肺”出現嚴重感染的“細菌替換症”。
所以在服用抗生素一段時間後,要及時補充“雙歧桿菌和雙歧因數”,調和、重
建胃腸道失衡的菌群。
4、環境污染
☆ 被“農藥、化肥、激素、三廢”污染的飲水、食品。
☆ 汽車尾氣、微波爐、電視、手機、電腦帶來的輻射。
☆ 家裝的有害氣體。
☆ 重病手術後的化療、放療等均可造成體內雙歧桿菌的減少和腸內菌群失衡。
經常性補充“雙歧桿菌”,減少對“上述污染源”的接觸,則是預防的主要辦法。
5、精神因素的影響
“精神壓力過大、超負荷工作、經常加班加點” -à過度疲勞,增加胃腸負擔 -à消
化機能減退,消化液減少 -à消化不良,食欲減退 -à引起“雙歧桿菌”減少,有害
菌增加 -à菌群失衡
因此注意調節精神壓力,減輕工作負擔,補充“雙歧桿菌”都同樣重要。
三、何為“微生態製劑”?
(一)定義
“微生態製劑”是指“用於調整人體消化道(含口腔、皮膚、陰道)微生物菌群失
調,保持微生態平衡,以增進人體健康狀態” 為目的,並經現代製劑技術將“
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和促進益生菌生長的物質”製成的一類製劑。
(二)分類
1、益生菌
☆ 定義 -à指對人體能夠產生“有益作用”的“活性菌和死菌”,包括其“組分
和代謝產物”的益生菌製品。
☆ 作用 -à經口腔或其他粘膜途徑投入,可以改善粘膜表面菌群和酶平衡,刺激
免疫機制增強的生物製品。其好壞的標準是活菌的數量、菌種在胃腸內的存活能
力和產生什麼樣的有益作用。
☆ 常見益生菌種 -à雙歧桿菌、乳酸桿菌、糞腸球菌、酵母菌等。
“雙歧桿菌”製劑是最為重要的微生態調節劑。
2、益生元
指“具選擇性刺激腸內一種或幾種有益菌生長繁殖,而且不被人體消化吸收的一
類物體,主要為低聚糖類,或可溶性纖維素類製品”。
3、合生元 = 益生菌 + 益生元(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物)
上述三類製劑都屬“微生態製劑”。
(三)“微生態製劑”對人類健康的作用
1、見效快的近期效果
如預防治療急慢性腹瀉、便秘、急慢性腸胃炎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,改善
胃腸功能,緩解睡眠障礙症等。
2、其遠期效果
☆ 降低人體內毒素水準
☆ 改善營養狀況
☆ 幫助肝細胞再生,輔助改善肝病症狀
☆ 改善腫瘤病、結核病症狀的輔助治療
☆ 嬰幼兒、老年人、工作壓力大的白領、體弱多病者、抵抗力低下者、病後
康復期病人的保健
☆ 對高血脂症、高血壓症、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和治療
☆ 預防治療胃、腸道和乳腺癌症
☆ 延緩衰老、延長壽命、緩延皮膚老化,從本質上解決美容的問題
總之,微生態調節劑是人們防治疾病、維護健康的主要武器。

二、“胃腸道”簡圖
三、“胃腸道”分簡圖
四、人體“消化系統”功能簡介
“消化系統”由“消化管”和“消化腺”兩部分組成。
●“消化管”:是一條起自口腔延續為咽、食管、胃、小腸、大腸、終於肛門的
很長的肌性管道。包括口腔、咽、食管、胃、小腸(十二指腸、空腸、回腸)和
大腸(盲腸、結腸、直腸)等部。
●“消化腺”: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兩種。小消化腺散在於消化管各部的管壁
內,大消化腺有三對唾液腺(腮腺、下頜下腺、舌下腺)、肝和胰,它們均借導
管,將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內。
●“消化系統的基本功能”:
☆食物的“消化和吸收”,為機體提供所需的物質和能量。
☆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除“維生素、水和無機鹽”可以被“直接吸收利用”外,
“蛋白質、脂肪和糖”類等物質“均不能被機體直接吸收利用”,需在“消化管”
內被分解為結構簡單的小分子物質,才能被吸收利用。
(一)口腔
功能:咀嚼。人的消化過程由口腔起始,固體食物在口腔內經咀嚼被磨碎,然後
經舌頭攪拌與唾液混合形成食團,經食管進入胃。
(二)胃
功能:1、暫時貯存食物;2、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。成人的胃一般可容納1~2
升食物。
(三)小腸
功能:是“消化和吸收營養”的主要場所。食物在小腸一般停留約8個小時,
食糜在小腸經化學和機械消化,使消化作用全部完成,營養物質被人體吸收,難
於消化的食物殘渣由小腸進入大腸。
(四)大腸
功能:吸收水份後形成糞便,再由直腸排出體外。最終由糞便帶出的水分只不過
100~150 ml,人體每天的糞便量為250~300g,糞便在直腸停留的時間可因人而
異,由6~48小時不等。
第二節 胃腸道“病理篇“一、常見的“胃腸道”疾病
(一)“胃腸道”疾病舉例
腸炎、結腸炎、十二指腸潰瘍、便秘、消化不良、胃腸功能衰竭、腹脹、腹痛、
腹瀉、噁心、嘔吐等。
(二)“胃腸道”疾病危害
1、便秘
(1)引發下腹經常性脹痛、屁臭、食欲不振、頭昏、口臭、肩膀酸痛、面顏憔
悴、無光澤、青春痘,甚至誘發精神恍惚,嚴重時誘發抑鬱症。
(2)使肛門肌肉組織受壓,血液瘀阻,長期充血,血流不暢,微循環障礙,
進而發展成痔瘡。
(3)引發結腸炎、直腸炎,長時間得不到治療,會發展為結腸癌、直腸癌、
乳腺癌。
(4)引發高血脂、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腦中風、肝中毒等等多種“富貴病”。
(5)引起身體提早衰老,便秘加速皮膚老化。
2、慢性腹瀉
(1)對健康的危害不亞於便秘。
(2)腹瀉、便秘引發令人不快的臭屁、口臭、體臭,常常在社交場合出現尷尬
局面,影響形象。
二、常見“胃腸道”疾病的形成原因
(一)如何理解“胃腸道疾病”是“萬病之源”
1、“腎”為先天之本
(1)“腎”位於腰部,《素問•脈要精微論》說:“腰者,腎之府”。由於腎藏
有“先天之精”,為臟腑陰陽之本,生命之源,故稱為“先天之本”。
(2)腎在五行屬水,腎與膀胱互為表裏,腎藏精,主生長發育和生殖,腎開竅
于耳及二陰,腎在體為骨,其華在發。
(3)“腎臟”為父母所賦予,其主發育和生殖,使其具有與父母相似之特徵。
2、“胃腸”為後天之本
(1)出生前:嬰兒尚未脫離母體之前,其通過臍帶吸取母親營養得予生存與
發育。
(2)出生後:嬰兒在脫離母體之後,則只有依靠自身的“胃腸系統”攝食獲
取營養來維持生命,故名“後天之本”。
3、“胃腸道疾病”是萬病之源
(1)母乳含有豐富的雙歧桿菌
經研究發現,剛出生2~3小時的嬰兒,其腸道裏就存在有雙歧桿菌(如:嬰
兒雙歧)。科學表明用母乳餵養的嬰兒較其他配方奶或奶粉餵養的嬰兒要健
康,其主要原因即為母乳裏含有豐富的雙歧桿菌。
(2)“人食五穀雜糧,不可能不生病”
☆ 人的生命得予維持,只有依靠不斷健全的“胃腸道系統”攝取食物獲取營
養。
☆ 人的“胃腸道功能”是在食取“五穀雜糧”的過程中不斷地健全起來的,
所以人的“胃腸道功能的好壞”將決定著人體的健康與否。
(二)“胃腸道”疾病形成原因
☆ 經過微生物學家長期研究,發現“胃腸道的健康和疾病”多與胃腸內的細
菌有關。
☆ 人體胃腸道內棲息著400多種,重達1.0~2kg,數量多達100萬億個細菌。
☆ 根據細菌對人體健康作用的好壞,可將它們分為“人體益生菌”(好細菌)
☆ 和“人體有害菌”(壞細菌)以及條件致病菌(或者機會菌)三大類。
人體益生菌 —— 是對人體健康起好作用的一大類細菌的總稱。
如:雙歧桿菌、乳酸桿菌類、糞腸球菌類、蠟樣芽胞桿菌等,它們在人體胃腸
內生長繁殖,不產生任何傷害和壞影響,而是通過細菌自身和代謝產生的活性
酶類因數全面參與人體生理、免疫、營養、消化、抗腫瘤、生物拮抗、藥物效
應和抗衰老、美容等生理過程活動,對人體的生理過程、生命的延續、身體的健
康等多方面發揮作用。
人體有害菌 —— 人體胃腸道內還存在著一類對人體健康起壞作用的細菌叫有害
菌。
有害菌又可分為致病菌和腐生菌。
▽ 它們在胃腸內的生長、繁殖會引發胃腸內嚴重的疾病和急性症狀的叫致病
菌,如痢疾桿菌(引發痢疾)、傷寒桿菌(引發傷寒)、幽門螺桿菌(引發胃潰
瘍、十二指潰瘍)、沙門氏桿菌、葡萄球菌、綠濃桿菌(引發急性腸胃炎)。
▽ 而另一類引發人體便秘或慢性腹瀉或引發體內毒素增加,可導致心腦血管病、
癌症、肝損傷、睡眠障礙等多種慢性疾病的壞細菌,叫腐敗菌或腐生菌,如產氣
莢膜桿菌、梭狀芽胞桿菌、變形桿菌、大腸桿菌等。
當人體有益菌生長旺盛、處於優勢,有害菌數量受限制,處於劣勢,人體胃腸道
就健康。反之,當人體胃腸內的益生菌減少,而有害菌(致病菌或腐敗菌)就會
增多、並取代有益菌優勢地位,從而引發一系列胃腸道疾病。
條件致病菌(機會菌)—— 是一類人體胃腸道本身不存存,由於偶爾不衛生進
食引入胃腸道且對人體健康起致病作的細菌。
總言之,“人體益生菌、人體有害菌、條件致病菌”均是人體胃腸道可能同時存
的細菌。有的人身體健康,而有的人身體病態,終因就是三大類細菌在人體胃腸
道內形成了生物競爭趨勢:人體益生菌數量多(佔優勢)的人群就自然健康,益
生菌數量少(占劣勢)的人群就易患病。可以說胃腸內沒有它們,人就無法生
存,生命就將終結。所以說,胃腸內益生菌存活數量的多少是人體健康狀態的重
要標誌。
三、怎樣自我檢測腸道健康的狀態
例表
大便性狀:
判斷指標 腸道健康(雙歧菌佔優勢) 腸道被污染(雙歧菌減少或缺乏)
大色 黃、土黃(嬰兒金黃) 黑色、褐色或其他
便軟硬度 適度、成形、如熟透的香蕉 堅硬、幹結顆粒或疙瘩狀或粘液狀、泥狀、水狀
性氣味 不太臭 惡臭
狀水中狀況 沉底 沉底或浮於水面
大便次數
身體症狀: 1-2次/日,2-5分鐘/次
2-3次/周或2次以上/日

排便狀況 排便順暢 排便不暢、不盡、脹感
便秘或腹瀉 無 有便秘、腹瀉或二者交替出現
腹痛、腹脹 腸內舒適,無痛脹感覺 有或經常出現
口臭 無 有或嚴重
屁的多少 無或少有 經常性、且臭氣濃烈
痔瘡 無 有或嚴重
免疫力情況 很少患感冒或其他病 經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

● 小常識:為何健康人的大便顏色多數情況均是偏黃色的?
☆ “大便的顏色”與“膽汁的化學變化”有著密切的關係。
☆ 肝臟的肝細胞不斷分泌“膽汁”-à 匯入肝管 -à 經膽總管輸入十二脂腸
☆ 膽汁的顏色與其中所含的膽色素種類和濃度有關,可由金黃色到深綠色不
☆ 等;膽色素包括膽紅素和膽綠素,二者可相互轉化。小腸上部的膽汁含膽
☆ 紅素和膽綠素,使大便呈現綠色。當大便推送到結腸時,膽綠素經過還原
☆ 作用,又轉變為膽紅素,大便呈黃色。




注:另有兩個實質性消化器官,“肝臟和胰腺”,分泌“消化液”經引流小
管到達“小腸”。
1、嬰、幼兒和小兒的胃腸免疫系統構建不完全,胃腸功能相對脆弱。
即“腸壁粘膜”由“有益菌”構建的菌膜保護層缺乏完整性和牢固性,容易
受到外界因素,特別致病性的大腸桿菌、沙門氏桿菌、痢疾桿菌、輪狀病毒
等的感染和侵襲,易導致急、慢性胃腸炎、腹瀉、消化不良、厭食、偏食等。
2、因“胃腸功能”低下,進一步導致“免疫功能”下降,故易引發經常性
“感冒、發燒”。
常服用雙歧桿菌製劑,既可提高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,減少感冒、發燒和感
染其他傳染病機率,又可促進消化功能和營養狀況的改善,增進食欲,增進
消化,改善厭食、偏食不良習慣,還能促進蛋白質、各種維生素、鐵、鈣的
吸收,有利於嬰幼兒的健康成長。
母乳餵養的寶寶,因母乳中含有多達60種雙歧因數,有利於雙歧桿菌的生
長,使母乳餵養寶寶腸內雙歧桿菌佔有率高達98%,所以在哺乳期寶寶抵抗
力高,不易得病;斷奶或純人工餵養的寶寶,抵抗力相對低下,易得病,就在
於雙歧桿菌缺乏。故斷奶後或純人工餵養的寶寶,體弱多病,易於感冒、發
燒、食欲不佳,厭食,偏食小兒,只要服用雙歧桿菌製劑,上述情況很快改觀。
據統計,中、老年人患腸胃疾病的人群多達60%~80%,嚴重影響中、老年身
心健康。胃腸疾病還是引發心腦血管病、癌症、糖尿病和肝臟疾病的重要原因,
因此應引起足夠重視。
1、 原因
人到中、老年,隨著胃腸環境的老化,胃腸內“益生菌”急劇減少,胃腸粘膜表
面菌膜保護性屏障隨之退化和缺損,導致腸道抵抗能力降低,有害的腐敗菌、致
病菌及它們產生的毒素隨之增多,因此,退化、受損、暴露的胃腸粘膜細胞容易
遭到有害菌的攻擊和侵襲,於是胃腸粘膜即發炎、充血、水腫,進一步發展為糜
爛、潰瘍、萎縮,導致胃腸病。可見,有益雙歧桿菌的減少,菌膜屏障遭破壞,
腸胃粘膜受損是腸胃疾病的根源。
2、治法
解決中、老年胃腸病的關鍵是“消除有害菌,增加有益雙歧桿菌,重建菌膜保護
層,迅速修復受損粘膜”,便秘、腹瀉、胃腸炎、胃腸潰瘍才能徹底治療。
經常服用“雙歧桿菌製劑”增加腸道雙歧桿菌的數量,是預防和治療中、老年腸
道疾病,增進中老年健康,減少其他老年疾病的“最重要途徑”。
(三)為何長期處於精神過度緊張的人群易患胃腸疾病?
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,年青人精神壓力過大、超負荷工作、過度緊張、過度思
慮,會引發疲勞綜合症,增加胃腸負擔,導致胃腸供血不足,機能減退,各種消
化液分泌減少,食欲減退,消化不良,免疫功能下降。
同時影響體內雙歧桿菌減少,有害菌增多,因此易患胃腸疾病。反過來,由於雙
歧桿菌的減少,胃腸功能下降,消化吸收不良,營養欠佳不僅影響身體發育,又
會影響工作效率、影響腦力效能和智力的開發。
因此,對於腦力過度的白領階層,成長期的青少年,精神過度緊張的司機,一定
要關心他們的腸胃道健康,雙歧桿菌的補充也很必要。
(四)體弱多病者,服用雙歧桿菌製劑有助於身體康復嗎?
腸胃為“後天之本”,腸道疾病為“百病之源”。因為供人體生長、發育、健康
和生命的維持,所需的各種營養要素的獲得,都離不開胃和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和
吸收,腸道還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(系統),人體70%的免疫能力的獲得與腸道
有關。
體弱多病者,大多會伴有胃腸道虛弱,消化和免疫功能低下,這些又與腸道污染
和菌群紊亂有關。堅持長期服用雙歧桿菌製劑有助於消除有害菌的生長,調整菌
群平衡,消除腸道疾病,還能健脾和胃,增強胃腸動力,提高消化吸收能力,提
高整體免疫能力,從根本上改善體質、“扶正祛邪”,消除病因,縮短病程,擺
脫病魔的困擾。
(五)輔助食用雙歧桿菌製劑,對重症康復期的病人有幫助嗎?
1、腫瘤病人在手術後會有較長“放、化療”期,此過程中會造成大量有益菌和
血液白細胞的殺滅和減少,不僅影響菌群失調,而且降低免疫功能,往往出現
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食欲不振、精神萎靡、脫髮等嚴重反應。
2、結核病、肝炎病在治療期間,因抗生素長期使用,有益菌被殺滅,會加重腸
道菌群失調,進一步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,體內毒素增加,病情加重,甚至
引發“二次感染”。
3、 配合補充雙歧桿菌,有助於防止有益菌的減少和腸道菌膜保護層的修復,
縮短病程,有助於重病的治癒。
(六)女性便秘為何久治不愈?
1、女性進入中、老年期,由於女性激素水準的下降,很多人會出現“更年期綜
合症”不適症狀,於是亂投醫、亂吃藥,精神壓力過重,飲食習慣不良或不合
理等因素的影響,導致胃腸道有益菌的減少,胃腸功能紊亂、動力不足,於是
出現便秘。
2、便秘會引發一系列症狀,如:結腸炎、直腸炎,進一步發展為直腸癌、乳腺
癌,還會加速衰老和皮膚的老化。
3、目前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通便藥,都是對症不對因,只能起臨時緩解作用,並
產生依賴性,長期服用會引發嚴重後果。
4、雙歧桿菌製劑可較快恢復胃腸道生態平衡,恢復胃腸道健康。由於雙歧桿菌
的進入和活躍,產酸量增加,可促進和增強胃腸動力,增加腸管內滲透壓,促進
水分分泌增加,改善糞便中水分保有量,從根本上緩解便秘。即使很嚴重的便
秘,只要堅持服用雙歧桿菌製劑,一般在兩個月內可得到根本性好轉,以後不時
地繼續補充,服用少量雙歧桿菌製劑。
(七)怎樣做到科學地服用“加加寧®雙歧桿菌口服液”?
“加加寧®雙歧桿菌口服液”是“液態”條件下保存的“活性雙歧桿菌”,其
“含菌量高、菌種更優、活性更強”。服用中應注意如下事項:
l、用於“習慣性便秘、慢性腹瀉、腸炎”等腸道疾病時,需飯前半小時或飯後
二小時(空腹)服用,以避免胃內停留時間過長,活菌受胃酸破壞。
2、用於“慢性胃炎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”等胃病時,宜飯後0.5~1小時服
用,以延長“雙歧桿菌”在胃內停留的時間。
3、為“稀釋胃酸濃度、增加活菌營養”,服用時最好與“40℃以下的溫牛奶”
混合或同時服用。
4、“5歲以下的小孩”服用劑量減半,每次服用5ml或3ml,每日2~3次。
“嬰兒”每次1ml,滴入奶或溫水中服用。
5、“成人”每日2~3次,每次服用lOml,“重症病人”可適當增加服用次數。
6、“胃、腸病特別嚴重”者,每日飯前、後各服用一次lOml,每日4次。
7、“療程”:一般每2個月為一療程,待病情明顯好轉後,第二療程可減為每
日1次,每次成人服用10ml,小孩服用5ml,以維持鞏固胃腸道健康。
8、“慢性腹瀉”服用雙歧桿菌製劑4~10日會明顯見效,但此後仍需堅持服用
至2個月。為了保持腸道持續健康,長期維持按月服用20~25天很有必要。
9、“習慣性便秘”服用雙歧桿菌製劑一般需要3~4周能夠顯效;便秘嚴重者,
可延至6~8周能顯效;要有耐心堅持服用,或可增加日服次數,必要時可配合
少量通便藥物或粗糧(如:麥片)服用。排便正常後,可減半或維持較長一段時
間服用,有助於徹底改善。
10、“急性腹瀉”可配合服用2~3天抗生素類藥物,效果更好,但服用兩類藥
物中間應間隔4小時以上。
11、服用雙歧桿菌製劑胃腸功能會顯著改善,但要注意節制飲食,切勿食用過量。
12、少數異性蛋白質過敏者,慎用。
13、如果經濟條件許可,應長期堅持服用,不僅可預防腸道疾病,還有強身健
體,提高免疫功能,減少感染和減毒排毒,預防老年病,起到延壽美容的作用。
昆明滇虹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“加加寧®”雙歧桿菌口服液,自上市以來已為
數以萬計的胃腸道患者解決了“久治不愈的胃、腸道疾患”,恢復了健康,而受
到極為良好的評價和肯定。
當然,其中也收到了少數“類似不良反應”的回饋。現就少數類似不良反應情
況,綜合說明如下:
(一)服用“加加寧®”初期出現諸如“打嗝、放屁、排便次數增加”的現象
此種情況,看似副作用,實際為雙歧桿菌製劑起效的反映。
1、長期胃腸道功能低下
多數胃腸疾病患者的胃、腸粘膜和胃壁細胞因長時間受到有害腐敗菌或致病菌
的侵襲,不同程度地存在充血、水腫、發炎、甚至潰瘍的現象,其結果將導致
胃腸功能下降,分泌紊亂,引發攝入食物消化吸收不良,殘留內容物在腸道滯
留(即向肛門推進速度遲緩)。
2、服用加加寧雙歧桿菌口服液後,大量雙歧桿菌進入
(1)一方面:對“有害菌”起到“抑制和殺滅”作用。
(2)另一方面:“雙歧桿菌”在繁殖過程中“通過大量產酸刺激腸粘膜和胃、
腸壁細胞”,“使蠕動和收縮功能增強”,從而“加速其內容氣體和食物殘渣
外排”。
A、如果“蠕動和收縮”主要出現在“胃和十二指腸”,就將“加速”這些部
位元的“內容氣體的排出”,出現“打嗝”增多。
B、如果“蠕動和收縮”集中在“回腸、結腸和直腸”,則這些部位“內容氣
體和食物殘渣易於排出”,則出現“屁多和排便次數及數量的增加”。
這種一時性的“打嗝、放屁、排便增多”的現象為“正常的排空效應”,一般
持續時間不會太長,患者在服用時不必要擔心。
(二)為何個別人在服用“加加寧雙歧桿菌製劑”會出現類似“腹脹、腹痛和
便秘”的現象?
此類情況多屬正常反映。
1、 當“腸內有害菌污染嚴重”時,使“整個胃腸壁”都會出現程度不同
“炎症”,尤以“腸下段”更為嚴重。
2、當“服用雙歧桿菌製劑”時,“腸上段有害菌”較“腸下段有害菌”易被殺
滅,且“腸壁修復和功能恢復較”快 -à “前部分腸壁蠕動速度”高於“後部分
腸壁蠕動速度”-à 結果使“腸內容物聚集在腸的後段”-à 引發壓力升高,故出
現短時間的腹脹、腹痛和便秘。
此現象是雙歧桿菌製劑顯效的表現,其解決的辦法是症狀較輕時堅持服用,不必
停服。如果較為嚴重時,可暫時停服1~2天,待以上症狀緩解後再繼續服用,
症狀將會自行消失。
(三)開始服用時效果好,以後效果則不太明顯
前面提到的“雙歧桿菌”的“治療效果”分為“見效快的近期效果”和“相對
遲緩的遠期效果”,詳見P12“(三)微生態製劑對人類健康的作用”


加加寧概述

“加加寧”雙歧桿菌口服液,是在引進俄羅斯高新生物技術、具備現代保健食
品GMP生產條件基礎上生產的,是一種高活性益生菌生物製劑。主要功能成分
為長雙歧桿菌活菌。最早為世界第一位太空人——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進入太
空而研製和食用,故得名 “加加寧”。長雙歧桿菌是人體腸道內最為重要的益
生菌,其存活數量的多少,是人體健康狀態的標誌。由於環境的污染,抗生素
濫用,中老年腸道內環境老化,嬰幼兒腸菌群脆弱,飲食結構的不合理,會引
發嚴重胃腸道菌群失調,導致體內雙歧桿菌減少,有害細菌的增加,誘發日益
嚴重的各種胃腸道疾——腹瀉、便秘、胃腸炎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,並會
使體內有害毒素增加,導致後果更為嚴重的心腦血管病、腫瘤、肝膽疾病等。
適時補充雙歧桿菌,既可以預防疾病,還可以延緩衰老、美麗肌膚,因此成為
現代社會最為時尚的健康製品,而受到政府和社會最為廣泛的關注。“加加寧”
生物產業是一門重要的生命科學、生物產業,被國家列為重點發展產業和項目。
(來自“加加寧”雙歧桿菌口服液資料)

Monday, November 22, 2010

胃腸疾病

消化系統疾病
胃炎: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,主要病損是糜爛和出血。最常引起本病的藥物如阿斯匹靈、消災痛及乙醇、鐵劑、硫化鉀口服液等。
臨床表現:大多無明顯症狀,部分有上腹飽脹,無規律性上腹隱痛、噯氣、嘔吐等。
胃、十二指腸球部潰瘍:指胃和十二指腸球部潰瘍。
臨床表現:上腹痛為主要症狀,可為鈍痛、灼痛、脹痛和劇痛,疼痛有節律性,制酸劑和進食後疼痛緩解。約半數患者有午夜痛,夜間常被痛醒,部分病人可有厭食、反酸、曖氣等症狀。
並發症:出血、穿孔、幽門梗阻塞、癌變。
治療:目的是清除病因控制症狀,促進潰瘍癒合,預防復發和避免并發症。
詳述如下:(以下摘自藏藥十五味黑色膠囊資料—網路央宗集團)

一、什麼是消化性潰瘍?
消化性潰瘍是胃酸,胃蛋白酶作用於上消化道引起的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潰瘍。主要表現為上腹疼痛,噁心,嘔吐,食欲減退,飽脹,脹氣,嘔血,黑便。臨床95%以上為胃潰瘍(GU)和十二指腸潰瘍(DU).故又名胃.十二指腸潰瘍。懷疑PU應做胃鏡檢查,其對消化性潰瘍有確診價值,但有5%-10%漏診率。所以應與X線鋇餐檢查相結合。
中醫認為先天稟賦不足,正氣虛弱是消化性潰瘍發病的基礎。外感六淫,內傷七情,飲食不節或不潔則是其致病因素。各種病因作用於人體,導致脾胃虛弱,更容易使脾胃受他邪所害,脾胃脈絡受損,氣血不通,水濕內停,淤血內阻或熱邪內生,胃陰耗傷,脈絡失養,氣血阻滯。總之,其共同的病機為脾胃升降失司,氣滯血淤,胃失濡養。故在治療上以溫胃散寒,理氣止痛。消食導滯,和胃止痛。疏肝理氣,活血化淤。溫中散寒補虛。

二、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在臨床表現有什麼差別?
胃潰瘍①疼痛。主要在上腹中線左側或左上腹。疼痛定位較複雜,且多出現在餐後0.5-1.5小時,持續1-2小時。在下次進餐前自然消失,夜間疼痛明顯。②體重減輕。③出血。GU比DU更容易出血,且量大。
十二指腸潰瘍①疼痛。90%以上病人有此表現。位於劍突與臍之間,中線附近,右側多見。疼痛範圍局限,區域直徑在2-10cm,疼痛可表現為隱痛,鈍痛,節律性與進食有固定關係,多發生在胃空虛時,進食後疼痛消失夜間疼痛常見。②燒心。燒心即胸骨後燒灼感。燒心有時可有酸性胃液反流至口腔。③泛酸和泛口水:病人出現反復返流大量不含事物的酸性胃液到口腔,稱為反酸④結腸症狀。表現為便秘和左下腹痛,疼痛呈持久性或絞痛性,排便後緩解。

三、消化性潰瘍綜合治療方案
對於消化性潰瘍的治療,西醫其特點為明顯及時,但對於部分難治性及易復發患者,西藥效果不明顯。加之西藥治療HP引起的潰瘍時,大量使用抗生素,使機體易產生耐藥性和副作用。石榴健胃膠囊依其獨特藏醫理論及藥材地道,易吸收等特點,對消化性潰瘍綜合治療,標本兼治,效果明顯。
藏醫學認為,消化性潰瘍主要是由於“赤巴、培根”失調,引起消化系統內陰陽失調,導致胃腸中有害菌滋生,形成潰瘍。消化性潰瘍的治療,就是調節“赤巴、培根”,恢復消化系統陰陽(攻擊因數與防禦因數)平衡,緩解症狀、促進潰瘍癒合,達到治療、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和預防復發的目的。
石榴健胃膠囊具有抗潰瘍,增強腸道防禦和免疫功能:肉桂醛能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—對潰瘍活性因素進行抑制;還能增加胃黏膜氨基己糖的含量,促進胃黏膜血流量—加強了潰瘍防禦因素,同時它具有粘膜保護作用,所以有助於抑制潰瘍的形成;另外蓽茇對寒冷型應激性胃黏膜損傷有保護作用,所以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尤其是以胃腸怕冷,喜熱食的虛寒型療效顯著。

四、預防
1.勞逸結合,保證睡眠充足:成人6-8小時,兒童8-10小時。
2.戒煙:經調查顯示吸煙(>10支/天)比非吸煙者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高53%。
3.忌烈性酒:酒精可破壞胃粘膜屏障。
4.合理膳食:a、定時進餐,規律飲食;b、細嚼慢嚥,避免急食;c、避免兩餐間吃零食、甜食;d、不宜吃得過飽;e、避免吃可致潰瘍的藥物,如阿斯匹林、抗風濕類藥等,必要時可配合護胃藥服用。

胃病有功能性胃病和器質性胃病。功能性胃病包括胃功能紊亂,胃神經官能症,胃運動過快,胃運動過緩,胃運動無力,胃癱,胃下垂,胃粘膜脫垂,胃酸過多,胃酸不足等;器質性胃病包括胃炎,胃潰瘍(含十二指腸潰瘍),胃息肉,胃癌等。習慣上胃病主要是指慢性胃炎、胃潰瘍、胃功能失調和胃下垂。

所以臨床上所說的胃病是對病在胃,表現在胃部的疾病的泛稱,當然同時也包括十二指腸疾病,它們有相似的症狀,如上腹胃脘部不適、疼痛、飯後飽脹、噯氣、返酸,甚至噁心、嘔吐等等。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、慢性胃炎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、胃十二指腸複合潰瘍、胃息肉、胃結石、胃的良惡性腫瘤,還有胃粘膜脫垂症、急性胃擴張、幽門梗阻等。


所謂胃病,實際上是許多病的統稱。它們有相似的症狀,如上腹胃脘部不適、疼痛、飯後飽脹、暖氣、返酸,甚至噁心、嘔吐等等。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、慢性胃炎、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、胃十二指腸複合潰瘍、胃息肉、胃結石、胃的良惡性腫瘤,還有胃粘膜脫垂症、急性胃擴張、幽門梗阻等。

為甚麼說腸胃病反復發作的病根,就是“腐爛的腸胃黏膜”?

為甚麼說腸胃病反復發作的病根,就是“腐爛的腸胃黏膜”?
腸和胃的內壁都有黏膜存在,而這層黏膜是保護腸胃健康的最重要的防護屏障。大家都知道,腸胃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,負責儲存消化食物,運送排泄糞便。由於長年的冷、酸、辣、硬等食物破壞,以及沉積宿便的侵害,導致腸胃黏膜逐漸破損、腐爛。此時食物和宿便中的大量細菌和病毒,就會寄生在腐爛的腸胃黏膜組織中,大量繁殖,破壞腸胃的消化排泄功能,從而引發腹瀉、腹痛、腹脹、胃痛、胃脹、胃酸、胃出血、打嗝、噯氣、嘔吐、便血等一系列腸胃病。
因此,治療腸胃病僅僅消炎殺菌止痛遠遠不夠,不清除腐爛的腸胃黏膜,
細菌和病毒還會捲土重來,重復滋生蔓延,使腸胃疾病反復發作,越來越重,直至癌變!所以說,頑固性腸胃病要想從根上治癒,必須鏟除細菌和病毒滋生的土壤---腐爛的腸胃黏膜,不掐斷這個病根,腸胃永無寧日。
現在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公佈胃腸病要全方位綜合治療(消炎、殺菌、止痛、制酸及修護胃腸黏膜)。其中胃腸黏膜組織修護定性為六週至八週療程。
世界四大古醫學即中國醫學、西藏醫學(唐成文公主嫁至青海攜帶大量醫書以及派員至印度、尼泊爾留學)、印度醫學、波斯醫學(今西醫源頭)。
(以上摘自十五味黑色膠囊資料)